安全感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。
安全感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,它是一种放心、舒心、可依靠的感觉。
孩子如果童年过度缺乏安全感,成年时期会深受其影响。
《培养孩子的安全感》一书中指出,婴儿和学龄前儿童缺乏安全感,会有这些共同特征:
☆过分忧伤,在难过的时候会看起来非常伤心,很早就显得忧心忡忡 ☆好斗和过分冒险,有些孩子会显得行为冲动而且好斗,常常搞破坏 ☆过分害怕和焦虑,这样的孩子往往非常黏人,需要持续不断地安慰 ☆回避某些情感,不愿意表达忧伤、失望或遭受拒绝的苦痛 ☆被动、无助,往往会显得畏首畏尾 ☆可能会处处退缩 ……
那么,安全感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心理需要?如何判断孩子内心有没有安全感呢?以下三点很关键:
对爸爸妈妈充满信任
确定自己是被爱包围着
当我们聊起缺乏安全感时,很多父母很自然地联想到孩子的分离焦虑。
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在爸爸妈妈离开后有一段焦虑、哭闹的时间。
如果大人回来后,孩子热情迎接,允许大人拥抱和抚慰自己,之后又能像往常一样进行玩耍,这其实是一种健康的状态,也就是心理学上所提到的安全型依恋。
那么处于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又是什么反应呢?
矛盾型依恋:这类孩子同样为妈妈的离去而不安,可是真等妈妈回家后,孩子又各种挣扎、抗拒或胡闹,甚至愤怒,需要大人用很长的时间去安抚。
回避型依恋:表面上,大人的离去,他们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,甚至一些孩子在大人回来时也无动于衷,他们看起来非常独立,实则内心十分不安。
不难看出,安全型依恋的孩子,对父母尤其是对妈妈有着一种深深的信任。
他们虽然也会因为不舍而难过,但是他们很快能从这种情绪走出来,确认妈妈会回来而不必担心自己被抛弃,也就能更快地从情绪中恢复。
安全感,其实就是“信任”的表现形式之一。
孩子有安全感,意味着对养育者及环境的信任,哪怕爸妈不在身边,也能清楚自己也是被爱着、被关注着的。
亲子之间健康的依恋,会促使一个孩子更加独立。
而那些处于不安全依恋之中的孩子,本质是渴望与父母亲近的,但害怕被忽视或者拒绝,他们对大人有着深深的“不信任”,选择带着抗拒和敌意与父母相处。
因此,家长要重视孩子生命早期的陪伴质量,多给孩子正面、积极地回应,孩子通过这种方式,确认了父母的爱,面对世界也会更加勇敢。
正如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:“孩子必须确认,自己可以随时回家,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。”
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
假设这样一个场景:
一个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,放学后,看到爸爸妈妈在门口迎接,忍不住瘪起嘴,一边掉金豆,一边扑向大人的怀抱。
爸爸妈妈来了的这一刻,孩子认为不用再故作坚强了,不用满怀忧虑或者感到害怕了。
孩子可以把自己的脆弱捧给大人看,他们虽然在哭,实际上内心被安全感所包围,因为此时此刻把自己的情绪展现出来是被允许的、是安全的。
随着孩子的成长,遇到各种各样的委屈,都能够第一时间向父母倾诉,表达自己的情感,是孩子内心安全感十足的表现之一。
相反,有的孩子不会在亲近的人面前表露情绪或者提出需求,习惯性地掩饰自己的情绪,不被人看到。
在外受了委屈,回到家后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里,不愿意和父母表达自己,孩子年纪越大,越变得难以理解,看上去经常面无表情,不愿意寻求支持,也不愿与他人分享感情。
我曾听说过有的孩子身体不舒服,都不会和父母说,他们觉得自己是孤独的,认为身后的父母不会接住他,他们宁愿缩回自己的世界里,也不愿寻求帮助,这样的孩子内心比较没有安全感。
所以,孩子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,展露脆弱,也是一种对父母的信任。
这种信任想要保持,需要父母积极地回应孩子的情绪,倾听、理解孩子,让孩子不会想着去“防御”父母。
比如孩子看上去闷闷不乐,大人充满关怀地去询问:“出什么事了”,那就是在鼓励他告诉家长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他可能会指着玩坏了的玩具、撕破的画、不漂亮的成绩,接着道出今天的所见所闻及感受。
如果这些感受得到了父母的尊重,被看见了、被理解、被接纳了,孩子就会明白,在家里,在父母面前,不必为脆弱而感到羞愧,不必像在外面一样掩藏自己的情绪。
长此以往,孩子不仅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好的察觉能力,对待身边的人也多一分同理心,慢慢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。
有着积极的自我认知
认为自己有价值的
<span st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