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播 | 大雄
家长们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,就是孩子自觉性不高、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。
孩子对学习提不起劲,一到学习就开始磨蹭、拖延、注意力不集中,有点时间就想着玩,不会主动学习······
这些表现,总结起来就是因为缺乏内驱力。
什么是内驱力?简单来说就是内部驱动力,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,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。
内驱力强的孩子,不管有没有外在奖励,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,并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,遇到困难和挫败的时候,也不会轻易放弃。
而那些缺乏内驱力的孩子,则表现得十分被动,抗拒学习,持续性差,过程中容易产生挫败感,自暴自弃。
著名企业家埃隆·马斯克曾在演讲中说:
父母教育孩子,最重要的不是灌输知识和道理,而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,让他走上自我管理、自我负责的道路。
具体来说,家长要做好这四件事:
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,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,只有那些低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人,才容易走上自我实现之路。
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
由此可见,满足底层的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归属与爱的需求、尊重的需求,孩子才会到达自我实现的需求层面,思考自我价值,追求自身的完善。
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,或是父母关系不和、家庭氛围紧张纷乱,他就会把许多精力放在寻找爱和安全感上,不能全身心地探索世界、发展自我。
有些孩子在父母、老师、同学那里得不到尊重,自尊心受损,他们就没有心思考虑好好学习的事,而是首先想着通过各种方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,常表现出叛逆、不听话。
因此,想要孩子专注于自我成长,家长首先要给他创造一个和谐、温暖的成长环境,爱孩子、关心孩子,尊重和支持孩子,让他在家庭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归属感和安全感。
此外,也要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、同伴关系,遇到问题及时陪他一起解决,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班级、同伴中。
为了督促孩子学习,许多家长会使用各种“外驱力”,常见的有:
给孩子很大压力,逼着孩子学:常跟孩子灌输“我和你爸爸这么辛苦,你考这么差,对得起我们吗?”“不好好学习,将来找不到好工作”······
给孩子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,严格督促,紧盯着孩子,不允许孩子偷一点懒。
奖励与惩罚:背一首诗就可以吃零食;两门课都考到95以上,每个周末可以玩一会儿手机;不好好写作业,就不去游乐园·····
使用这些外部动力,刚开始可能效果明显,但时间长了,反而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。
葡萄牙的一项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发现,即使是刚刚上小学的孩子,内驱力和外驱力也能给他们的成绩带来显著影响。
实验结论表明:
小学一到四年级时,内驱力越强,成绩越好,二者高度相关;
一到三年级时,外驱力与成绩不相关,对成绩没有明显影响;然而到了四年级时,外驱力变成负相关,即体验到更多外驱力的孩子,成绩会更差。
当外力过强时,孩子体会不到学习过程的乐趣,在一段时间里可以被推着前进,然而一旦外力减弱或消失,就会立马被打回原形。
不管是我在求学时代,还是成为教师后,看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进入大学校园,其中都不乏一些学生,初高中被老师、家长管得很严,到了大学的宽松环境里,就一下子失去了学习动力,自制力很差,没有目标、荒废学业,整个大学生活浑浑噩噩。
因此,在孩子刚升入小学时,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学习多上点心,通过制定规矩、陪孩子写作业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,家长应该尽量减少使用外部动力,重点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,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。
有些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,就一门心思扑在孩子的学习上,干涉、管控很多,以为盯得紧、管得严,孩子成绩就会提高。
这些家长忽视了自主感的重要性,结果往往事与愿违。
自主感,就是孩子感觉到能自己决定一些事情,这是激发内驱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。
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·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,孩子需要发展自主感,如果没有发展好,就会否定自我价值,从而自我怀疑。
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感,父母就应该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,给他机会做一些决定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自主权”。
如果家长平时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、决定孩子的学习时间、学习任务,孩子没有自主权,就会导致两种结果:
第一,孩子感到厌烦,产生逆反心理,故意和家长对着干,抗拒学习;
第二,当孩子多次尝试后发现自己的话语没有分量,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尊重,就会产生一种无助感,认为自己控制不了事情的走向和结果,内心失去活力,对学习缺乏热情。
没有自由,自控就无从谈起。
只有家长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,让孩子自己选择和决定,并承担相应后果,孩子才能学会独立思考,并自发地调整行为,懂得对自己负责。
拥有自主权的孩子,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,做起事来更加积极主动。
在多项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埃隆·马斯克曾说:
正是在这种强烈目标感的引领下,他总是内驱力十足,比常人多付出十倍、百倍的努力,也从不怕失败。
许多高考成绩优异,进入211、985大学的学生,当高考、成绩、排名等外界因素消失的时候,开始找不到内心的动力了,他们自称“废物”,没有学习的劲头,什么也不想干。
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“空心病”。其实就是一种目标缺失的表现。
诗人叶芝所说:“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