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,无论孩子在悲伤、孤独或兴奋、快乐时,家长和老师要给其情绪的关注、尊重和理解,而不是立刻反对他的情绪。
接纳了孩子的情绪,孩子就会喜欢我们、信任我们,从而愿意听我们的建议或看法。孩子有愤怒的情绪时,先安抚,等他镇定下来再来商量事情的解决方案。因为当人处在强烈的情绪中时,其大脑是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。愤怒的情况下人是会失去理智的,所以冲动是魔鬼,这世界没人愿意跟魔鬼在一起。
因为害怕而生气?因为委屈而生气?因为羞耻而生气?因为担忧而生气?因失望而生气?……安抚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,当人们情绪起伏较大或有心结难解时往往需要适度的宣泄,有个好听众就是有了一个最佳宣泄渠道。哪怕最后没有解决方法,通过这种交流也能极大的减缓对方的痛苦。有能力者更可帮助孩子理清头绪,但不要随意打断对方或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,这样就会给他造成额外的心理负担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能感受那种关心,那种触动人心的爱。在情绪平稳下来后,基本都会慎重考虑你的建议。
孩子是不懂得掩藏情绪的,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回馈孩子说话的内容,而是要给自己留出5到10秒的时间,去感受孩子的情绪。先拥抱他,越反抗抱得越紧,然后手在其后背背心从上往下抹几下。
抱着他先离开现场至少5分钟,通过改变有压力和冲突的环境能帮助孩子放松心态。本着“暂停原则”双方暂时分开几分钟,等到孩子平静下来后,确信自己不再带有任何负面情绪时,再用平和的语气,去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。讲述孩子行为的错误性,帮他学着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。引导孩子调整认知,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到问题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。比如孩子用脏话骂人,成人不用责备他,只是告诉他,理解他很生气,但是表达愤怒的方式除了骂人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。告诉孩子,情绪仅仅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,没有对与错之分。但当情绪表达出来对别人产生伤害时,就会有对与错的发生了。情况真的严重到暴跳如雷吗?有没有不发怒却能解决问题的方式?大吼大叫是想达到什么目的?让对方望而生畏,还是希望和对方沟通?……要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,但不要一味地指责攻击。比如说出自己的感受:“我觉得……”“我很生气……”;和对方分享你的期望:“我希望能这样,因为……”;表达你现在的需要并说明原因:“我请你.……是因为……”。有时也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引导孩子走出情绪困扰,比如突然发现某样东西的不同、一种从未有过的声音、完成从未做过的动作……当家长怒气冲冲地教育孩子时,很多孩子往往会跟家长“较劲”,就是不听家长的话,甚至与家长对着干。由此可见,要想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,家长一定不可带着负面情绪教育孩子,这样就不会有冲动式的教育方法产生了。一旦冲动,立即离开现场,使自己的思维从那种即将发作的状态中脱离出来。可以先想些愉快的事情,或者接下来要做的事情,例如,要准备什么晚饭等,努力使自己的情绪迅速平静下来。当父母自己带着情绪跟孩子说话时,一定要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情绪,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,你是不是在期待孩子的反馈和怎样的反馈。不妨把情绪放下,直接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实和希望孩子怎么做。比如,用“我看到你把袜子乱丢,我有点担心你的卫生习惯,去捡起来顺手洗了吧”的表达方式,比“你怎么又把袜子乱丢”的质问,目的清晰,语气平和,孩子也更能接受。允许孩子有情绪,允许孩子表达情绪,但不代表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。“无条件接纳”是不过多地对孩子评价,不轻易给孩子“贴标签”,不批评和责备。比如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,因为小伙伴抢了他的玩具而动手打人。接纳的方法是立即抓住他打人的手制止其打人行为,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:“他抢了你玩具,我知道你很生气,我能理解你不高兴了,但你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解决,比如大声喊叫、求助等。打人是不对的,你打他、他打你,解决不了问题还失去了小伙伴,以后他就有可能不愿意跟你玩了。明白了没有?”
萨提亚在家庭治疗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“冰山理论”。它其实是一个隐喻:
人就像一座冰山一样,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部分——行为,而更多隐藏在深层之下的,是我们的观点、期待、感受、想法、渴望。这才是我们真正的“自我”,而行为是一个“人”特质和内心的一个外在表现。所以,孩子的内在,即他的期待、感受、想法、渴望和“自我”,家长和老师是完全应该接纳的。而所有的期待、感受、想法、渴望和自我的表达上,是否可以用一种不伤人、不伤已,也无损当时的情境的方式来表达,是家长和老师需要辨别的。
我们应当接纳孩子的情绪,但是对于不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和错误的行为是不能接纳的。“我坚决捍卫你表达任何情绪的权利,但我需要和你商量,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咱们该怎么面对。”